汽車氫氧除碳原理及安全性知識探討
氫氧除碳機從2010年開始在全世界流行,并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擠占傳統化學除碳劑的市場。而利益的糾紛,勢必引來一些傳統獲利者的攻擊,這也是為什么網上會出現一些對氫氧除碳機不和諧的文章的原因。
但是事實上是怎么樣的呢?
首先我們要清楚氫氧除碳機的原理。
氫氧除碳機是通過電解方式提取水中的氫氧原子,形成氫氧混合氣流,并經由汽車發動機進氣支管輸入發動機燃燒室,待布朗氣充滿發動機燃燒室后,點火引燃,運用氫氧催化原理(在高溫燃燒過程中可產生O、H和OH等活性原子,一方面可促進汽油中中長碳氫鏈的高溫裂解,使氧化反應的速度加快)及富氧燃燒原理(汽油中的蠟和膠質等不純物也是由長碳氫鏈或者超長碳氫鏈構成,O、H和OH等活性原子也能加速其裂解),最終清除積碳。
其次我們來看下氫氧除碳機除碳的微觀過程:
氫氧氣體清除積碳的微觀過程如下:
1)在發動機的吸氣過程中,氫氧氣體被吸入到發動機內。
a.氫氣氣體很輕,迅速擴散到發動機引擎室內。
b.氫氣還有一個很好的特性,就是粘附能力,總是貼在引擎室內壁上,這些地方又是積碳最多的地方。
c.氫氣還有一個特性,就是滲透能力強,由于氫氣的分子很小,能快速滲透到積碳的表層。
2).發動機噴油
3).發動機點火
a. 開始階段:油,空氣,附著在積碳表面的氫氣,氧氣被點著,產生碳氧化物(主要是二氧化碳),氮氧化物,高溫水蒸氣以及氫氧離子團等。
b. 第二階段:水蒸汽,氫氧離子團及積碳發生高溫水煤氣反應,附著有氫氧離子的積碳被氧化成一氧化碳并進一步氧化成二氧化碳
4).發動機壓縮做功
5).排氣 積碳以氣體方式經排氣系統排出。
現在我們再來反駁所謂的氫氧除碳機有害論。
目前所謂的專家攻擊的一點就是氫氧除碳機高溫并不能除掉積碳,他們的觀點是:積碳是一種復雜的混合物,除了主要的碳的成分,還有各種金屬成分(燃油潤滑油常見金屬不下十幾種),發動機的積碳可不像咱們從前燒的“蜂窩煤”靠簡單的高溫是不可能把積碳燒掉。從理論上說,到底能不能燒掉積碳,可以說最理想情況下也不會燒掉10%的積碳。這一點上明顯的偷換概念,首先,燃油潤滑油中的常見金屬,熔點不一樣,特性不一樣,再加上還有其他膠質物質等,不可能熔煉成合金物質一樣的整塊,熔點也不可能超過2000攝氏度,因此對這些積碳中的金屬物質也一樣可以輕易的除掉,其次,氫氧除碳機除碳并不僅僅只是進行高溫燃燒除碳,而是通過氫氧活性原子,幫助裂解積碳中的蠟和膠質等超長碳氫鏈物質,兩者結合,就會如同用火烤抹在墻上的蠟一樣,可以很輕易的把積碳清除干凈;
攻擊的第二點是氫氣產生的高溫能達到3000多度,而發動機燃燒室設計溫度,活塞溫度在400度左右,排氣門溫度在600-800度,燃燒室最高燃燒溫度1800度(即活塞到上止點時的燃燒室瞬間溫度),高溫會損害這些部件,這個攻擊點貌似有理有據,確實汽車發動機各個組件的溫度都低于他所說的溫度,肯定會被燒壞,其實這是他們這些偽專家把除碳概念偷換了,首先,燃燒的對象是積碳,通過積碳后溫度才會傳遞到發動機組件上,而積碳層就相當于一個吸熱層,所以說完全不必擔心所謂的高溫對發動機影響。其次,在發動機燃燒室中燃燒的并不是單純的氫氧氣,而是氫氧氣融入到燃油中,實質點火后還是燃油在引擎中燃燒,燃燒的溫度本身就不會達到所謂的3000多度,不會對汽車發動機有任何影響。
如我廠一臺CPHO-1500機器,以每小時1000L的產氣量,對一臺1.6L四缸發動機進行氫氧除碳,發動機每個工作周期,四缸合計排氣量1.6L,發動機轉速以每分鐘1000轉計算
1.6L*1000=1600L 每分鐘排氣量
1000L/60分鐘=16.6L/分鐘 氫氧氣每分鐘進氣量
16.6:1600→3.7 : 96.3 在燃燒室氫氧氣參與燃燒所占比例
3.7%的氫氧氣含量,對燃燒室可謂是星星之火,僅對裂解積碳中的蠟和膠質等超長碳氫鏈物質提供化合動能,使它們自己分解燃燒,同時生成大量水蒸氣,水蒸氣的比熱容較大,可以增大燃燒室內氣體的熱容量,從而降低燃燒溫度,達到降低NO生成量的目的。所以在氫氧除碳過程中,排氣管會噴出大量水蒸氣,同比未除碳前,尾氣溫度降低,廢氣減少。
而且如果有關心氫氧能源發展的朋友,應該了解過車載氫氧機,車載氫氧機就是通過燃油充分燃燒,從而提升汽車動力,達到降低汽車油耗的目的。如果按照那些偽專家的理論來說,那么使用任何氫氧能源的汽車,其引擎部件都很容易在短時間內被燒壞,這明顯是荒謬的觀點。

當然,車主更關心的是汽車除碳效果以及除碳后帶來的好處。
那么氫氧除碳機對汽車進行氫氧超微分子清潔引擎后,達到的效果如何?
1.立即省油 (經測試降低油耗11%~28%,不同車種及使用狀況有所不同) 。
2.馬力增強 (回復原有動力表現) 。
3.引擎不抖動 。